忙碌,是這些百歲名人的養生訣竅,忙碌的人是幸福的,因為有事情做,生命就有價值。“忙”的確也是全世界眾多“大師”級人物的養生訣竅,比如:
貝聿銘九十歲高齡時,仍舊不知疲倦地工作,設計了蘇州博物館。工作對于他來說,是一種快樂。他笑稱自己是“勞碌命”,每天就懂得埋頭工作,有時忙到凌晨,呆在博物館里的時間一般會超過8個小時,仔細斟酌每一個建筑細節。每天凌晨 4 點時,季羨林書房的燈就會亮起。他說:“起來好去干活呀!”算起來,九十多歲的他,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會超過 10 小時。有“漢語拼音之父”之稱的周有光,在《人民日報》上說:“我 85 歲離開辦公室,回到家中待在小書房中,看報、看書、寫文章?!饼R白石也是信奉“忙”的名人。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須作畫,信條是:“不讓一天空閑過?!边@些“大師”級人物的長壽,讓無數人羨慕不已,可大家卻不知道,這些長壽,恰恰是“忙”出來的。
忙碌,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.世上有三種東西無法挽回:一是潑出去的水,二是流逝的時間,三是錯過的機遇。讓自己忙起來,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。命運從來不會過分偏袒誰,幸福也不會遺漏誰。當我們痛苦地埋怨生活不公時,往往是我們自身努力不夠;當我們老覺得自己不夠幸運時,只不過是我們忽略了很多已經擁有的東西;當我們每天胡思亂想,患得患失時,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太閑了。當你走出去,忙起來的時候,慢慢的就會忘掉那些纏繞在心里的不開心,忙起來就不會有時間去理會任何悲傷和痛苦了。這時的你會發現,健康的活著就是幸福;忙碌的活著就會充實,生命的意義,在于運動。
忙,可以治愈你一切的矯情和焦慮。最好的狀態:忙而有價,閑而有趣忙和閑,都是大學問。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,太忙則真性不現。太閑,容易滋生人的惰性,讓人頹廢,沒有進取之心,漸漸地迷失了自己,到反應過來,一切都為時已晚。而太忙,讓人產生緊張的情緒,精神和肉體的疲勞得不到緩解,最終身體就會吃不消。所以,忙而有價,閑而有趣,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。周作人曾經寫到:“人生,有必須的忙,也要有必須的閑。只爭朝夕的忙,是為了夕陽看花的閑?!泵Τ鲆饬x,閑出情義,讓歲月在忙碌和閑暇之間,開出拈花微笑的境界,便是人生最好的價值。
怎樣讓自己更好地忙起來?
1. 按時早起,別賴床
仔細看看就能發現,這些長壽大師們,幾乎沒人睡懶覺,生活方式極其規律,該睡時睡,該起時起,工作、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。早上的時間不浪費,可以用來讀一篇優美的文章,品一壺好茶。吃完早餐后,和棋友約在公園,一邊聊天,一邊在棋盤上對弈,豈不快哉?
2. 別悶在家里,常出門走走
天天悶在家里,心中一定會煩惱叢生。想要過得開心,不如常出門走走透透氣。在天氣好的時候,可以出門慢跑,出出汗。還可以去游泳、打球,把身體鍛煉得更好。
3. 熱愛工作
盡管我們已經到了享受喝茶、聊天兒那樣愜意的生活的年齡,但適當的工作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,是我們體現價值和成就所必備一種內容。至少讓我們覺得,自己還被世界所需要。
4. 保持學習,不要過早地放棄自己
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,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、感悟力,還會長久地保持你的個性魅力。這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,因為這是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的光輝。二十歲活青春,三十歲活韻味,四十歲活智慧,五十歲活坦然,六十歲活輕松,七十歲就成無價之寶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,讓自己“忙”起來。生活充實了,整個人就變得神采奕奕,在忙碌中學習,在忙碌中休閑,在忙碌中快樂。
愿你生活不卑不亢,日子不慌不忙,閑世人之所忙,忙世人之所閑,做自己的主人。